close

昨天讀完了定價和競爭這2個部份才開始寫行銷期末考卷
內容實在是有點多,所以後ㄧ面就讀的有些草率吧

不過收穫還滿多的
雖然題目只是問如何避免削價競爭
但這樣扎實的讀完至少灌輸了一些很基本的定價原則和競爭方式


Key Concept

定價:
(1)Process:
選擇定價目標→確認需求→估計成本→分析競爭者的成本,價格與產品
→選定定價方法→選定最終價格

其實會覺得這一整章的核心裡面和科特勒的想法是一致的,
我們最常使用的價格當然通常都是先看成本,或是先看對手的價格,來估算一個產品在這產業的價格

不過這如科特前面所說:行銷的本質是找到一個正確的目標(Market),並擊中你的目標
所以我們應該先看看我們的策略目標和市場需求到底在哪裡,先仔細思考過後,後面會走的更容易。
而且我認為像這樣的理念對於新產品更是重要,你推出的時候要是跟著對手走,或是只看產品,
其實是壓低你自己的價格。

(2)而後半部其實就比較普通了,算是很基本要記的行銷概念,
一些估計成本,決定售價的不同方法


競爭:
(1)這個部份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不是所有的競爭者都是有害的】。雖然大家會不小心以為把競爭者都幹掉才好,但是其實這樣的作法可能會讓你的競爭者撐不下去,反而接給其他大公司接手。而造成更大的威脅。除非你可以成為合法的獨占產商。P275

這個觀點我覺得很有趣,因為不要趕盡殺絕是我會做的事情,但是卻很難以去說服別人,你說要達成win
win似乎也有點怪怪的,而科特的說明正讓我了解了這一點。同時保持著一些威脅不大的競爭者也保留著空間來聯合攻擊主要對手。

而良性競爭者和惡性競爭者的分界正是是否有照著產業規則來玩,是否依照成本有合理的定價p275

(2)依照各公司於產業的地位,他們應該要有不一樣的競爭策略,像是領先公司,要是沒有隨時做攻擊和防備可能很快就要出局,而挑戰者,追隨者等等皆不同 P276

這一段很明顯的點出每個公司都要先確認自己的地位,而不是一味的把固定原則一直亂套。裡面其實寫的很詳細,不過真的太多了,沒有讀完。之後分析各公司的時候再拿來對照

對競爭者的價格應對p544

(3)價格競爭
其實這一段主要是來自學長姐的考古題答案。避免價格競爭的方法,主要就是提高市場的進入障礙(不論是產生規模或是差異化定義新市場等等),而我在行銷是什麼裡面翻到了差異化的幾個面向,還算滿完整的,不過其他就沒有寫的很詳細了。

產品差異化:
產品的差異化大致可以藉由下列方式達到
產品(特色,性能,適用性,耐久性,可靠性,修復性,風格,設計)
服務(運送,安裝,顧客訓練,諮詢,維修)
人員(能力,禮貌,信用,可信賴度,回應速度,溝通能力)
行銷(標誌,文字,媒體,氣氛,活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lvinaa 的頭像
    kelvinaa

    kelvinaa

    kelvina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